回到顶部

周四夜读第39期 |永不褪色的优雅——杨绛

2018年5月17日 19:30 ~ 2018年5月17日 21:30

收起

活动票种
    付费活动,请选择票种
    展开活动详情

    活动内容收起

    『 为每个阅读者创造舞台 



    有人说杨绛先生有“种子”的信仰,柔弱,又坚韧,深自敛抑,读书君深表赞同。在她身上,我们可以品出“我们仨”的温馨,人性的温暖,也可以感受到书香的安宁。



    01杨绛生平


    杨绛先生,字季康,1911年7月17日辛亥革命前百日出生于北京。出生时爱笑,家里人给她喂冰淇淋,她甜得很开心,小嘴却冻成“绛”紫色,不过她的命名却是因为排行老四,“季康”被兄弟姐妹们嘴懒叫得吞了音,变成了减缩版的“绛”,这也是她剧本上演时自己取的笔名。


    杨绛父亲杨荫杭是同盟会会员、辛亥革命志士,是美国大学的法学硕士。父亲最著名的事迹是在浙江当高等审判厅厅长时,坚持原则判决了督军的恶霸亲戚;任京师高等检察长时,坚持司法独立,毅然传讯交通总长并搜查其寓所,在因此被停职后,竟公开发表了长篇《申辩书》,申明自己的合法与司法总长的偏袒之嫌。此案成为民国一桩著名公案。


    杨家父母关系融洽,给每个孩子充分发展个性的机会,特别是对女孩,不要说是上世纪之初,即便是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让人赞叹不已。叶圣陶曾说:“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,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。”杨绛说,我们姐妹个个都对自己的丈夫很好,但我们都不如母亲对父亲那样细致耐心。杨绛初嫁入钱家时,钱钟书父亲主张杨绛待在家里学学家务,不要出去工作,杨绛的父亲说:“钱家倒很奢侈,我花这么多心血培养的女儿就给你们钱家当不要工钱的老妈子!”


    三岁的杨绛从出生地北京回到故乡无锡时,充满自信和调皮,竟然对初次见面的三姐说:“叫声季康官嘛。”在教会学校读小学时,杨绛俨然是孩子王。她是被姆姆老师称为淘气的“小魔鬼”,她学会了两手抓着绳子双脚缠绕着一直爬到秋千架的顶端;上课讲话被老师罚站,她觉得冤,可以一直不停地大哭到班主任姆姆来哄她;她会当面顶撞老师姆姆,而奋不顾身地去救护陷在泥塘里的小同学;她也是功课好而两次跳级被宠爱地称为老师的“大零”(Darling,心爱的人)的学习尖子;同学中闹两派,她不愿学人家讨好两派说“都帮”,宁愿得罪人说“都不帮”;老师让她送没封口的信,尽管她很想看,但还是克制住了好奇心。杨绛认为,学会自我克制,对一个人性格的形成很重要。她童年想着的是“每天要为圣母做一件好事”。



    02“最贤的妻,最才的女”


    “钱钟书夫人”是杨绛的终身职务和最响亮的称号。但杨绛之于钱钟书的重要性,用一位评论家的话说是“不写杨绛,钱钟书的形象就不全面的”。


    1994年,在杨绛的力促下,钱钟书编定了自己的《槐聚诗存》,杨绛把全书抄完后,钱钟书拉起妻子的手说:“你是最贤的妻,最才的女!”


    在钱杨的人生结合中,杨绛是一直站在钱钟书身后的。1949年5月,按清华的旧规,夫妻不能同时在本校任正教授,杨绛只能做兼职教授。


    50年代中期,钱钟书参加《毛泽东选集》翻译不在文学所,他的《宋诗选注》出版后即遭“拔白旗”运动,所领导让代领传达,杨绛每天带着本子去记录众人的批判发言。


    “文革”开始后,有人又把钱钟书早已查清楚的“黑材料”贴出了大字报,杨绛贴了一张小字报来说明真相。红卫兵小将拉她上台批斗,她跺脚说“就是不是事实!”结果被游街批斗。杨绛说,“文革”中“牛鬼蛇神”敢和革命群众大发脾气的,整个外文所就我一个。她的学生认为她“无事,决不去惹事;有事,绝不怕事”。她在“文革”中的检讨得了“披着羊皮的狼”的批语。


    《堂吉诃德》是1973年5月出版的。定稿时,钱钟书的《管锥编》也正好校订,钱钟书希望能和杨绛交换题写书名。杨绛打趣说:“我的字那么糟,你不怕吃亏吗?”钱钟书道:“留个纪念,好玩!”以后,他们两人出版作品都互相题签。


    1946年,抗战胜利后,钱钟书杨绛夫妇和全国人民一样,一下子有了“扬眉吐气的感觉”。这年4月,钱钟书出版了短篇小说集《人·兽·鬼》,这书能保存出版是因为“此稿本曾由杨绛女士在兵火仓皇中录副,分藏两处”,书出版后钱钟书用英文写下了一句耐人寻味的名言:“赠予杨季康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:妻子、情人、朋友钱钟书”。60年后,杨绛对此说道:“我认为三者应该是统一的。夫妻该是终身的朋友,夫妻间最重要的是朋友关系,即使不是知心朋友,至少也该是能做伴侣的朋友或相互尊重的伴侣。情人而非朋友的关系是不能持久的。夫妻而不够朋友,只好分手。”



    03我们仨


    “我们仨,却不止三人。每个人摇身一变,可变成好几个人……阿瑗长大了,会照顾我,像姐姐;会陪我,像妹妹;会管我,像妈妈。阿瑗常说:‘我和爸爸最哥们儿,我们是妈妈的两个小顽童,爸爸还不配做我的哥哥,只配做弟弟。’我又变为最大的,锺书是我们的老师。我和阿瑗都是好学生……”


    这是杨绛先生《我们仨》里的温馨祥和的三口之家。相比在外声名显赫的父母,钱瑗的一生反而较为平淡。杨绛先生在《我们的钱瑗》代序中写道:“我们夫妇常说:但愿多一二知己,不要众多不相知的人闻名。人世间留下一个空名,让不相知、不相识的人信口品评,说长道短,有什么意思呢。钱瑗得免此厄,就是大幸;她还得到许多学生、同事、同学友好的爱重缅怀,更是难得。”


    事实上,通过《我们的钱瑗》一书可以了解到钱媛在教育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并不容小觑。她把毕生精力都用于为国家培养高级人才,还在我国高校第一个开辟“文体学”这门课程。


    此外,她还精通英、俄两种语言,治学严谨,热心教书,关怀学生,赢得了学生的喜爱。她为人刚正,也得到学生和同事的推重。


    因为种种原因,杨先生常痛惜“钱瑗这‘可造之材’未能成材,‘读书种子’只发了一点芽芽”,可又说“这只是出于父母心,不是智慧心。”杨绛先生说钱瑗:“她既然只求当尖兵,可说有志竟成,没有虚度此生。”



    04夜读杨绛


    在《走到人生边上-自问自答》一书的前言中,杨先生如此写道:“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边缘上,向后看看,也向前看看。向后看,我已经活了一辈子,人生一世,为的是什么呢?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。向前看呢,我再往前去,就什么都没有了吗?当然,我的躯体火化了,没有了,我的灵魂呢?灵魂也没有了吗?”


    周国平先生评价说:“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,我分明看见她在细心地为她的灵魂清点行囊,为了让这颗灵魂带着全部最宝贵的收获平静地上路。”


    生前,她是专家学者,是作家翻译家,是女儿,是姐妹,是妻子,也是母亲。

    身后,我们一读再读她的作品,赞赏她的品性。


    周四夜读第39期,走近杨绛先生。在当下浮躁而喧嚣的世界中,理解自己,理解他人,阅读先生以及她的作品,获得一些从容,一些平静。



    本期主题


    我读民国.永远的女先生

    ——共读杨绛


    活动时间


    2018年5月17日

    19:30—21:30


    活动地点


    南山区科技园虚拟大学园

    R3-A一楼

    空体新媒体实验室


    【地铁】

    深大站C出口


    活动流程


    19:30-19:40主持人开场

    19:40-20:00书友自我介绍&破冰游戏

    20:00-21:20 主题交流

    21:20-21:00 合影留念


    推荐书籍


    《干校六记》《洗澡》

    《我们仨》《杂忆与杂写》《将饮茶》

    《走到人生边上:自问自答》等



    联合主办


    深圳读书会

    空体新媒体实验室



    往期回顾



    第38期回顾

    第37期回顾

    第36期回顾

    第35期回顾





    举报活动

    活动标签

    最近参与

    • 董青
      报名

      (6年前)

    • 七个橙
      报名

      (6年前)

    • 耶律七
      报名

      (6年前)

    • 小娜
      报名

      (6年前)

    • 如风一杨
      报名

      (6年前)

    • 乡愁
      报名

      (6年前)

    您还可能感兴趣

    您有任何问题,在这里提问!

    为营造良好网络环境,评价信息将在审核通过后显示,请规范用语。

    全部讨论

    还木有人评论,赶快抢个沙发!

    活动主办方更多

    深圳读书会

    深圳读书会

    深圳读书会成立于2007年8月1日,作为一家民间公益组织,自成立以来成功举办了上千场阅读分享会,已成为深圳本土最具影响力的公众文化品牌力量。以“为每个阅读者创造舞台”为使命,推广全民阅读,共享阅读乐趣,立志成为最具活力的优质内容分发平台。

    微信扫一扫

    分享此活动到朋友圈

    免费发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