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顶部

如何“理解”一桩社会新闻 ——历史学家与作家的一次对谈

2018年4月2日 19:30 ~ 2018年4月2日 21:30

收起

活动票种
    付费活动,请选择票种
    展开活动详情

    活动内容收起

    如何“理解”一桩社会新闻

    ——历史学家与作家的一次对谈


    蕾蒂西亚北京0402-1080x1980.jpg


    活动信息


    嘉宾:伊凡·雅布隆卡 袁凌

    主持:吴琦

    时间:2018年4月2日周一 19:30---21:30

    地点:单向空间·花家地店

    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望京中环南路1号尚8人文创意园D座2F

    主办方:中信大方 法国驻华大使馆 单向空间

    参与方式:活动免费 预先报名 

    (凭报名成功二维码入场 谢绝空降)


    【活动内容】


    2011年,法国西部小镇波尔尼克(Pornic)发生了一起少女凶杀案,遇害者是一名年仅18岁的少女蕾蒂西娅,凶手作案手段残忍,案件震惊了整个法国,上至共和国总统,下至大众媒体和普通民众,都对此严辞声讨。


    法国历史学家伊凡·雅布隆卡Ivan Jablonka)出版《蕾蒂西娅,或人类的终结》(Laëtitia ou la fin des hommes)一书,试图还原被无端摧折的少女蕾蒂西娅的生命过程;同时,这一生命陨落后所激起的社会回响和政治波澜,也由作者用冷静、犀利的笔触剖析无遗。

    该书中文版于2018年4月由中信大方出版,正值法国驻华大使馆“记录历史”系列讲座邀请作者伊凡·雅布隆卡来华做文化交流。借此机会,3月28日在广州方所书店主题演讲“直面21世纪的男性暴力”,3月31日与诗人翟永明、作家郭彦在成都白夜酒吧探讨“历史上针对女性的暴力”;4月2日与作家袁凌在北京单向空间花家地店对谈 “如何‘理解’一桩社会新闻”。


    在当下,社会新闻本身意味着什么,是一个纯粹客观的事件?还是不同视角下存在不同解读的故事?是旁观者可以借机发挥的一次偶然?又或者是社会系统结构失衡的必然结果?面对每天大量涌入的社会新闻,我们要如何理解它们?我们是谁?何谓理解?为什么要去理解?

        蕾蒂西娅是一个遥远国度中的暴力犯罪受害者,但“遥远”并不只在物理距离上,距离的远近恰恰取决于我们解读社会新闻的方式。有时,面对近在眼前发生的事,我们也像是遥远的陌生人。


    【嘉宾简介】


    伊凡·雅布隆卡(Ivan Jablonka)


    伊凡·雅布隆卡.jpeg

     

    1973年生,法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、作家,致力于儿童与青年研究,发表著作十余种,包括《我无缘得见的祖父母的历史——一项调查》《他人的身体》《共和国的儿童:1789年至今的青年融入》《青少年如此要求:法国青年史(19—21世纪)》《非父非母:公共救助机构中的儿童的历史(1874-1939)》《大屠杀中的儿童》,其中《我无缘得见的祖父母的历史——一项调查》,荣获法兰西学院颁发的基佐奖等多种奖项。

     

    袁凌

    袁凌老师.png


    1973年生。复旦大学中文系硕士毕业,著名作家、媒体人,曾发表有影响力的调查和特稿报道多篇,曾获得腾讯书院文学奖2015年度非虚构作家。2017凭借新书《青苔不会消失》,同时获得新京报·腾讯2017年度致敬青年作家、及年度华文好书双料奖项。首部中篇小说《世界》将于2018年6月由中信大方出版。


    吴琦


    吴琦老师.jpeg

    《单读》主编


    【相关图书】


    《蕾蒂西娅,或人类终结》


    立体封-封面-带腰封.png


    《蕾蒂西娅,或人类的终结》

    【法】伊凡·雅布隆卡 著    陈新华 译

    中信大方 | 中信出版集团 2018.04 出版  49元

     

    斩获2016年美第奇奖 唯一入选龚古尔奖的非虚构类作品

    当代版《悲惨世界》


    【内容简介】


    2011年,法国西部的波尔尼克发生了一桩奸杀案,遇害者是一名年仅18岁的少女蕾蒂西娅,凶手将她肢解后,弃尸在相距50公里的两个池塘中。这起让人不寒而栗的惨案震动了全法,引发了包括时任总统萨科齐在内的全法国的关注。

    但作者发现,媒体和公众集中关注案件的残酷性和司法改革,而对蕾蒂西娅这一人物和背后的深层次问题缺乏探讨。他花了整整两年的时间,采访了与此案有关的人物,在此书中重建了蕾蒂西娅的人生及其遇害的整个过程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【作者简介】


    伊凡•雅布隆卡(Ivan Jablonka),1973年生,法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、作家,致力于儿童与青年研究,发表著作十余种,包括《我无缘得见的祖父母的历史——一项调查》《大屠杀中的儿童》等,前者荣获法兰西学院颁发的基佐奖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【编辑推荐】


    1. 唯一入选龚古尔奖的非虚构类作品;斩获2016年美第奇奖、《世界报》文学奖、奖中奖等。

    2. 当代版《悲惨世界》。

    作者展现了一个当代法国孤女戛然而止的一生,也以此为契机展现了法国当代社会的阴暗面:弃儿的悲惨命运、女性所遭受的暴力。同时反思了法国的儿童护理制度、累犯监管制度、媒体报道的媚俗以及政治领袖的非理性等,从社会的角度追踪罪恶的根基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【媒体评论】


    这个故事充满激情地质疑了我们眼前建立起来的社会,质疑了它的人性界限。

    ——《费加罗夫人》(法国发行量最大、最畅销的女性杂志)

     

    伊凡•亚布隆卡的天才之处在于他的写作方式上,他把人文学科的方法应用于“以真实事件为基础的”犯罪故事中。

    ——《读书》月刊




    举报活动

    活动标签

    最近参与

    • liujingxuan
      收藏

      (6年前)

    • 庞庞
      报名

      (6年前)

    • 莫斯科庸医
      报名

      (6年前)

    • 2218442***
      报名

      (6年前)

    • 隔江听雨人
      报名

      (6年前)

    • 柯浩然
      收藏

      (6年前)

    您还可能感兴趣

    您有任何问题,在这里提问!

    为营造良好网络环境,评价信息将在审核通过后显示,请规范用语。

    全部讨论

    还木有人评论,赶快抢个沙发!

    活动主办方更多

    微信扫一扫

    分享此活动到朋友圈

    活动日历   03月
    26 27 28 29 1 2 3
    4 5 6 7 8 9 10
    11 12 13 14 15 16 17
    18 19 20 21 22 23 24
    25 26 27 28 29 30 31

    免费发布